
自贡融媒记者 周姝

“区别于整齐重叠椅子的传统高椅,我们‘横七竖八’地将它们叠起,增加了美感与难度。”郭瑶姚告诉记者,节目最大难度在于:要克服晃动,把握平衡,稍不留神就可能失误跌落。
其实,当时比赛还出现了“惊险”一幕,让台下的自贡市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轶紧张得手心冒汗,在8分钟时间里如坐针毡——由于准备时间只有10分钟,导致郭瑶姚在装第二把椅子时,没有将两把椅子间的“门子”扣好,使得椅子明显晃动。而后,凭借过硬的基本功,郭瑶姚如同一只灵巧的燕子,在摇摇晃晃的椅子上完成了各种高难度动作。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插曲’,增加了节目的惊险刺激感,进而一举夺魁。”李轶说。


舞台上,两名演员以高超的技艺和优雅的姿态,将芭蕾的浪漫与杂技的惊险完美融合。舞台下,他们与当地艺术团体交流互动,分享训练心得、创作思路,收获众多赞誉。
“7月中旬,我们将参加央视节目录制,国庆期间又将再次前往‘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主题公园演出。此外,还有玻利维亚、哥斯达黎加的演出邀请。”丁宗敏告诉记者,节目得益于具备“中西合璧有文化内涵”“对演出环境要求不高,4米以上空间即可”“两名演员换上服装就能演,不需要道具”等优势,因此备受市场青睐。
“节目的成功来自相互的信任,而信任则来自千锤百炼的练习。”李轶表示,节目还将加入更多四川文化,力争将其打造为自贡杂技经典节目。


曹凯的精湛技艺一直激励着刘杰忠不断前行。抱着“别人能做到,自己就能做到”的坚定信念,刘杰忠全力攻破9个球的难关。他在训练场上挥洒着汗水,不断抛球、捡球,琢磨着如何让球运转持久些。每一次抛接,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和精准的控制;每一次失败,都成为他再次挑战的动力。
“这是一个‘磨洋工’的节目,从两个球到熟练掌握八个球我用了四年半的时间。从八球到九球,我练习了快一年时间,现在的成功率有百分之三十。”刘杰忠说,在这期间他也有练得烦躁、郁闷的时候,甚至生气时把球扔得老远,更怀疑过自己不是这块料,想过放弃。不过,冷静下来后他还是默默地把球捡回来,继续练。


在杂技团里,罗海斌的杂技生涯就像一部精彩的传奇故事。他的《顶板凳》节目已经演出了500余场,每一次演出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热情。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还凭借这个节目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自贡杂技的骄傲。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罗海斌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训练热情,每天都要比别人多练两个小时的基本功。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
“我特别热爱舞台,希望能坚持演出到60岁。”罗海斌用挥汗如雨的坚守,诠释着对杂技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张宏彦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