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王翔鹰
近年来,沿滩区仙市镇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强化党建引领,多措并举,不断夯实乡村发展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在当地,被列为“集体经济产业基地项目”的大岩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党员群众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和拓宽增收致富新路径。

8月31号上午,在村里的一块稻虾大田里,大小两台收割机不停运转,五亩的优质水稻半小时就收割完成。捧着机械收割的颗粒干净的稻谷,现场的干部群众感慨不已,这个机收效果真是比人工强多了。

村党总支书记余运平说,今年村里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坚持党建“领路人”角色,把过去小块散乱的荒田荒地通过撂荒地整治、土地流转等方式 ,打造成现在适用于机械化操作的百亩稻虾共作基地,也成为全村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今年,百亩稻虾共作基地首次采用全程机械化收割稻谷,一百亩稻虾田的水稻只需三四天就全部收完,相比过去的人工收割,节约大半个月时间,既节约人工成本,又提高收割效率 。
现代化农机设备的硬核作用,让全村干部群众大开眼界,大为振奋,沉浸式感受到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好处。现场不少村民纷纷咨询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化农机设备提高耕种效率。有了现代化收割机的加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着手开展扩大稻虾大田的种植面积,进一步壮大发展实力。

余书记干劲十足地讲,上半年小龙虾就实现产值20多万。现在水稻收割后,到十一月份稻田里的第二季小龙虾又将实现30万元的产值,村里选择打造稻虾基地走对了路,大家对壮大集体经济充满信心。
大岩村坚持“两条腿走路”,采取“长期收益+短期获利”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除了发展稻虾产业,同时引入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院科研团队,共同建设“野生鸡枞菌培育基地”30余亩,现目前已经将2000个菌种全部种下 。为让土地产生更多效益,基地将鸡纵菌培育与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进行间套种,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 同时,每亩鸡纵菌的培育需要消耗200公斤秸秆,30亩鸡纵菌的生长为全村的秸秆利用也寻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今年“五一”期间,村里还成功举办了首届“小龙虾垂钓节”活动,吸引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50万元,集体经济实现收入8万元。提供周边农户务工服务岗位500余个、再就业摊位30余个 。现在,村里将党建引领贯彻集体经济发展始终, 初步形成1个村集体经济种养基地 ,2个小龙虾养殖、鸡枞菌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1个大岩龙虾垂钓节特色文旅品牌的“1+2+1”产业布局,助力村集体经济结出硕果。

目前大岩村作为全镇党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样板,产生了积极示范效应。全镇各村也在党建引领下,因地制宜利用资源要素,创新发展思路,用好各类人才,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实现致富梦想。
编辑:李钰华
责任编辑:冉华阳
编审:吴山冠
热门评论